首页 展驰律师事务所简介 专业服务 主力律师团队 展驰纪事 展驰论著 专案通道 加入展驰 联系展驰 公益活动 
 ♦ 快速通道
首页
展驰律师事务所简介
专业服务
主力律师团队
展驰纪事
展驰论著
专案通道
加入展驰
联系展驰
公益活动
主页 > 展驰论著 >
高智:未来五年是投资中国专利技术相关商业的好时机
发布日期:2014-09-16 15:43    点击率:


摘要:在中国,基础科学领域涌现了许多知识产权,比如材料科学、无线电和半导体、化学等,在这些领域中国的知识产权越来越强。当然,这些都是研发的自然结果,要从中获得(商业)价值则是另外的事。

 

高智发明(Intellectual Ventures)是一家颇具争议的公司。这家世界最大的专利聚合公司之一,拥有40000多件正在产生效益的专利池,60多亿美元的投资承诺以及30多亿美元的业务收入,却被批评是专利套汇公司。

 

日前,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了该公司的执行董事爱德华·荣格(Edward Jung)先生。荣格是前微软首席软件架构师,与前微软首席技术官内森·梅尔沃德一起创立了高智公司,个人拥有多项美国专利。

 

采访内容如下:

 

《21世纪》:在中国,你觉得哪些领域的专利技术是未来具有商业价值的?你们在中国与哪些领域的机构有合作?

 

荣格:在中国,基础科学领域涌现了许多知识产权,比如材料科学、无线电和半导体、化学等,在这些领域中国的知识产权越来越强。当然,这些都是研发的自然结果,要从中获得(商业)价值则是另外的事。

 

在美国,能从这些知识产权中找到价值,是因为有大量的跨国公司在此基础上生产产品,并且在全球分销获利,也有很多初创公司往往拥有很多颠覆式的创造发明,同时还有大量中小企业在供应链和制造环节创造新价值。

 

在中国,这些发明创造从研发转移到实际能创造价值的公司处,过程并不通畅。而这是中国未来可以发现巨大价值的地方,即创造更多更好的机制,推动这些前沿想法转移到对经济更有利的地方。

 

我想,这是在中国市场可以创造更大价值的地方,也就是将正在涌现的发明创造和不断增长的商业之间做一个连接。

 

《21世纪》:目前你们把中国市场主要当作专利来源国,还是出售专利许可的庞大市场?

 

荣格:我们认为任何一个地区都有三种不同的功能:创造发明的来源、产品生产以及消费。中国最初对我们来说主要是产品生产地,现在逐渐转变成消费国以及创造发明的来源。

 

我们会支持发明者的工作,给他们提供一些启动资金。和大多数“孵化器”不同的是,我们的支持更加长线,一开始不指望他们建立一家公司。

 

现在我们还没有从中国市场购买过专利。不过,我觉得现在到未来五年内,在中国进行专利技术相关的商业投资是个好时机。

 

《21世纪》:你觉得在亚洲,是否有可能出现另一个和你们类似的专利巨头公司?

 

荣格:现在在亚洲尤其在中国,已经有人开始在这一领域建立新的商业。韩国和日本也有。我们和很多人聊过,不少人有兴趣在中国建立专利方面的基金,或者一些发明机构等。基本上,我是乐见这一趋势的。

 

不过,一个公司仅局限于本土是很难做成这种专利机构的。如果不是一个全球化的机构,创造发明的商业价值会相对低很多,因为你就没有太多机会进行专利方面的交易,因此成为一家跨国的专利机构非常重要。

 

《21世纪》:在中国企业走出国门进行海外投资的时候,专利布局有多重要?

 

荣格:现在的局面是,大型公司通常相互向对方提供专利许可,相互可能无需支付什么,而只是一种交换。对中国公司来说,如果希望进入跨境交易领域,就必须做同样的事情。他们需要有可以交换的东西,最初他们可能用现金交易换来知识产权,但他们必须逐渐建立自己的知识产权仓库。一些公司通过收购建立自己的知识产权体系,比如联想;另一些公司则通过内部产出自己的知识产权,从而形成专利布局,比如华为。大部分中国公司目前还没有大量在这些专利基础上进行交易,这或许是下一步。

 

《21世纪》:即便美国国家安全审查很严格,仍然有路径绕开从而进行专利交易?

 

荣格:是的,当然你要看不同的情况。你需要有一定的战略,向有关部门提供证明。目前来看,对中国企业来说,由于国家安全审查的问题,很难在美国市场成功进行专利交易。而在中国,目前却没有一个类似的严苛规定来控制美国企业,如果有的话,则有条件进行跨国的专利交易。我们需要携手促成一些双边合作。

 

来源:思博知识产权网

友情链接
  • Copyright © 2002-2011 .苏ICP备13063433号-1 宸宇科技 版权所有     技术支持:宸宇科技
    地址:中国.江苏省昆山市前进东路东安大厦701  
    邮编:215300       电话:0512-50138570